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事热点 >> 正文

持之以恒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发布者:吴祖清 [发表时间]:2021-01-08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是重要维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列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设专章对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意义重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持之以恒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经过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没有高水平的社会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社会文明不仅是文明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各方面文明全面提升的关键环节。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将有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极大彰显。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社会文明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思想观念的进步、文明素养的提升、良好风尚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建设、潜移默化的熏陶,逐步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要在公共环境中生活。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社会文明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影响人们对所在社区、单位、城市的评价和归属感。社会文明程度与每个人的文明素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这次抗击疫情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具有较高文明素养的社会,对于有效应对重大风险至关重要。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每个个体文明素养的提高;社会文明环境的改善,也会对个体文明素养产生正向激励。二者相互促进,方能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在建设。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为走好新征程立根铸魂、凝心聚力。抓住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工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诚信建设、劳动教育、网络文明建设等重点,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