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国体育报
8月8日是中国第13个“全民健身日”,东京奥运会也已接近尾声。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更在场外掀起一轮运动热潮。恰如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奥运赛事对全民健身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比如,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巩立姣的励志故事令人动容,同时让更多人认识了铅球项目;男子举重冠军吕小军成为健身圈“顶流”,他的训练视频被当作“健身教科书”在网上广泛流传;还有大家津津乐道的“乒乓球天团”,在收获高关注度的同时,也让打乒乓成了平日里一件很潮的事。
再往前看,明年将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是发展中国冰雪运动的宝贵机遇。以前,中国体育事业一直存在“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冬奥会筹办工作持续推进,中国冰雪运动吹响了“南展西扩东进”的号角,冰雪运动人口持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申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运动选手在竞技场上摘金夺银固然重要,但通过体育运动的“溢出效应”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生活化,同样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题中之义。
开展全民健身,现实的难处当然也有。比如,一些人抱怨,游泳池里“煮饺子”、篮球场地起冲突、想跑步却没地儿迈开腿。很多时候,不是运动不饱和,而是运动场饱和了。但最近几年,各地大力推动体育场馆建设开放,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开动脑筋利用“边角地”建设体育设施。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较2019年增长16.94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19年增长0.12平方米。
有了专业健身场地,大家的运动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空闲时间“撸铁”正成为年轻人的日常,城市马拉松日益受到人们的热捧,网络上的健身短视频也逐渐流行起来……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较2018年提升了6.09个百分点。
此外,还要看到体育运动蕴含的社会价值。运动中形成的良好品质可以迁移到人的意志品格,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且能影响整个社会。也就是说,体育不仅可以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2009年中国设立“全民健身日”,到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建设体育强国作为“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待东京奥运会闭幕后,大家不妨将体育锻炼更多地提到生活日程上来,在每一个平常日子里,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乐。
来源:学习小组